万物无相,有好坏之分是我们的分别心。我们爱给万物贴上黑白标签,然后再按照一厢情愿的价值判断来看待万物。所以常常难以看到事物的原貌。
教学亦是如此。许多老师,总爱用一套根深蒂固的分别心来教学,当面对记忆力弱,学习速度慢的学生,就把学生归类为资质差。却不曾自问可是自己的教学法出问题,或往内省思,是否自己起分别心来标签学生。再者,“同情心”泛滥,也是许多老师常有的问题,常常都会听到许多老师说,同情或可怜某某学生,因资质差、学习能力有问题等,殊不知道,真正有问题的是老师本身。当有此种同情心时,实则不是慈悲,而是“傲慢”。因为我们并没有站在与孩子平等的位置来体会孩子的心理状态,反而把自己抬高一格,用一个高高在上的角度来俯视孩子。带着同情怜悯的心态来教学,(冠冕堂皇包装成善意的傲慢与分别心),就永远没法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。在这种“累死人的爱”压迫下,孩子不但无法进步,反而产生想逃避的心态。
最后,在双方不满中,老师无奈中放弃学生(实为借口,但我们都不愿意承认),学生也在埋怨中放弃学习。
于是,许多老师不死心(认为之前学生有问题,而不是自己的想法出问题)继续运用相同的方法用在他们认为资质差的学生身上。初时可能看到些改变,但不久后,相同的状况就继续发生了。老师于是热情被浇熄。最终的局面是,老师只希望自己教的学生都能够是“好学生”,所谓“坏学生”最好不要让他遇着,若遇着了,就想法设法让他睡觉,别打扰,他就已尽了人事了。
追根究底,从一开始的“因”,我们就起了分别心与傲慢心。怎能期待能有任何好的果实呢?
佛说众生无相,万物无相,有相是我们的执著心。我们执著于这孩子很差,那孩子能力很弱,就把他定位成某个类型,这就是所谓的“著相”(实则是未找到能力开发点)因此,我们把许多有任何“可能”的孩子,教成什么都“不可能”的孩子。
面对每个孩子,不起分别心,不判断,不下标签,纯粹再看,纯粹观察。孩子的原型就无所遁形的浮现在你眼前,孩子的教学与引导的方法就自然写在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中。没有一套教孩子标准方法,唯一的不变定律就是“如是观”与“同理心”。也别试图逃避,把自己没法引导孩子责任担子,找一大推推搪之词,怪罪在孩子头上。
先问问自己,问题出在你,还是出在孩子?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